关注先贤子贡,已有20多年了。1986年初,我从部队转业到故乡浚县后,听到最多的历史名人故事就是子贡的了,加之家就在县城南街住,离子贡祠不远,平日就没少去子贡祠。其实,那仅是子贡祠的遗址了,昔日祠堂的容貌只能从老一茬人的口头传说里、从地方志的文字描述里、从子贡后裔保存的“子贡手植楷”残骸和《子贡手植楷碑》以及几张发黄的子贡祠旧照片中追寻了。
阅读更多《中华儒商始祖——子贡》 后记

关注先贤子贡,已有20多年了。1986年初,我从部队转业到故乡浚县后,听到最多的历史名人故事就是子贡的了,加之家就在县城南街住,离子贡祠不远,平日就没少去子贡祠。其实,那仅是子贡祠的遗址了,昔日祠堂的容貌只能从老一茬人的口头传说里、从地方志的文字描述里、从子贡后裔保存的“子贡手植楷”残骸和《子贡手植楷碑》以及几张发黄的子贡祠旧照片中追寻了。
阅读更多